第五十一章城北万岁呼声振
城北汉营南数里,汉军的封锁警戒线之后,一处丘陵后的疏林间。
连日来,每当夜深人静,便有成队的汉军兵士悄然潜入林中,同时,又有满身泥土、疲惫不堪的兵士默默走出。两拨人马在黑暗中无声交接。原来在这片林中,藏着一处地道入口。
这地道入口的位置,乃李善道亲自选定,几经斟酌。
首先,在汉军能够完全控制的警戒线以内,确保不会被魏军的斥候察觉;其次,背靠丘陵,林木掩映,更增加了隐蔽性;再者,土质不很坚实,也不疏松,利於掘进与支撑,不易塌陷。当然除此三条外,还有很重要的一条,这里距离魏军城北的营地不是很远。
却这几日,不论对城西魏营的进攻,抑或城东魏营的“主攻”,其实都是为了掩人耳目而设下的佯动。真正的杀机,早已埋藏於这条昼夜不停,向前延伸的地道之中!
魏军数万兵马,守一管城,即便士气已堕,要想短日内从正面攻破,也难见成效。
是故李善道从一开始,就没想着单纯只用正面突破的办法,解决此战。
而是在从白马出兵前,就已定下明修栈道、暗度陈仓,以持续不断的猛攻消耗魏军兵力与意志,同时暗中遣派掘子军,开凿地道,直通魏军城北主营之下,做为奇袭之此策。
负责挖掘渠道的掘子军兵士,非是其它部队,正是攻下河东南部诸郡后,自河东盐池所得的数千盐工。他们久习地底作业,精通土性。昼夜轮换作业,进展颇速。正如张升的禀报,地道如今已延伸将至城北魏营,再有几日,便可掘至预定位置。
却地道入口,设在疏林的边缘,以木板为盖,上覆草皮与浮土,远看与荒地无异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