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唐大概将要进攻河东南部、陕虢地区,虽已做出应对,毕竟李世民不是轻易能敌之人。实话来说,李善道现是心悬两线,既要考虑彻底消灭李密,又得防备关中方向的动静。要说没有一点时间上的压力,是不可能的。可李善道却也更加清楚,和李密对峙几个月了,当此终於到了决战之时,他却是绝不能有丝毫急躁冒进。是以,在攻管城此战上,他选择稳扎稳打。

        一番与诸臣的计议,除了加入了先破坏甬道、找水源外,其余的大都仍是开拔前的已定计议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善道暂止话头,按住望楼的扶栏,再又一次眺看向管城城墙,目光沉凝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却李密等已不在北城楼,下到了郡府。

        也是正在与王伯当、裴仁基、孟让、徐世绩、祖君彦、郑颋等计议接下来的守城事宜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汉军已兵临城下。城东一战,义贞、士信小胜得还,於我士气,甚有振励。汉军筑营完后,当就会展开攻势。已观汉军军容,就守城诸般,公等各有何高见?”李密端着茶碗,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堂下沉默了下。

        徐世绩率先起身,恭敬说道:“大王,臣愚见,汉军看似声势不小,然远来疲敝,我以逸待劳,彼攻我守,地利、人和俱在於我。且我城中粮秣足支两三月之久。其若急攻,我军不妨即固守应之,使其顿兵坚城之下,不过月余,彼必士气衰落;而其若缓攻,我则可趁夜袭扰,令其不得安歇。彼军久顿於外,一旦久攻无功,自当退去。我军至时开城追击,可获全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密颔首,目光转向裴仁基。

        裴仁基起身,说道:“大王,懋功所言甚是。臣以为,眼下最要紧者,一在稳守四门,汉军主力在城北,尤当以城北为重;二在为防汉军久围,洛阳援兵晚出,宜当严加管控粮秣,杜绝浪费;三则守城之道,在於攻守兼备,故亦须适当反击。三策并行,足可待其师老无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