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威霖正和高乔浩说得热乎,赶紧起身进来,非常习惯性地掏出了小本本和钢笔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却发现,坐在里面的廖公,也同样拿着小本本和笔,正等着记录林火旺说的话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便瞬间更加重视了起来,看向林火旺的目光,既羡慕又崇敬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位小林天望,才不到二十岁啊!

        连廖公都要如此郑重的听他讲话和记录,这真的算得上是天大的本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威霖,小林先生,要给我们左派报纸和电影公司,都好好问问诊,出一个药方。

        你和我一起,认真记一下,回去给他们好好开个会,传达一下精神和指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廖公说完之后,便对林火旺道,“现在你可以说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火旺点点头,然后便开始详细地建议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见他清了清嗓子,指尖在桌面轻轻敲了敲,目光先落在廖公身上,又转向一旁拿笔等候的威霖:“廖公,威霖先生,依我看,咱们的报纸和电影不是底子不好,而是离街坊们的茶桌、灶台太远,没让他们觉得‘这就是说给我听的’。先说说报纸的问题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往前倾了倾身,声音里带着些明快:“《大公报》的社论有分量,但街坊买菜时不会聊‘宏观发展’,只会问‘今日排骨多少钱’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