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不过,自傲如他这般,都不得不承认,小林天望比起自己年轻的时候,优秀了太多太多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更加可悲的是,自己纵横文坛数十年,自诩目光如炬,竟完全被这瞒天过海的笔名所惑,甚至还成了对方商业布局中的一环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涌上心头,是赞叹,是惊愕,也有一丝被时代浪潮拍在沙滩上的苍凉感——自己,是真的老了么?

        林火旺则是放下茶杯,神态谦和,虽然说利用黄易笔名,成功的从头到尾将金庸给蒙在了鼓里,但是他却并无半分的自得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迎着金庸那审视的目光,语气却十分诚恳地说道:“查先生谬赞了。在下也并非刻意隐瞒身份,实乃情势使然,不得不为。

        晚辈初入港岛报业,根基浅薄如无根浮萍。《亚洲日报》要在这片红海中杀出血路,虎口夺食,非行非常手段,做破格之事不可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过程中,确曾数次借势查先生您的赫赫名望,制造噱头,推波助澜。

        无论是您那篇盛赞《寻秦记》的文章,还是后来稿费翻倍的招揽……皆成为《亚洲日报》立足、壮大的关键助力。晚辈在此,深表谢意,亦恳请查先生海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金庸凝视着说这一番话的林火旺,并且观察他说话时的表情,都看出了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坦诚,胜而不骄,反而更显得其不凡之处。
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,这可是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啊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