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意是写珠民的生活艰辛。
周秀才暗自点头,明白了林浅此举的深意。
写这样一首诗,朝廷就会把这次袭击,看做是珠户民变,不往海寇上联想。
想来,舵公故意把字写的如此不堪,也是模仿珠民用笔。
林浅用竹笔写的字,周秀才是看过的,也算有些章法,显然不至于换了毛笔,就写成这幅潦草样子。
想到此处,周秀才心中又暗自敬佩起来,舵公果然心思细腻,连字迹优劣这种小事都想到了。
正思量间,林浅已写完全诗。
只见他最后一句里,一个“斩”字,竖拖的老长,气势十足。
周秀才打眼一看,骤然色变。
最后两句一加,整首诗意思原地调转,只见墙上的是: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