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:釜底抽薪与格物之光

        李默对他的要求很简单:忘记那些虚无缥缈的炼丹长生,专注于观察物质变化,记录现象,总结规律。

        徐福倒也有几分痴性,带着几个助手,整日泡在充斥着各种奇怪气味的化学工坊里,摆弄着瓶瓶罐罐。他们按照李默指引的方向,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常见的矿物和植物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次偶然的事故,让他们有了惊人的发现。在尝试用海藻灰(富含碳酸钾)溶液与生石灰(氧化钙)反应时,由于操作不当,混合物溅到了旁边一块用来记录数据的、染了色的麻布上。助手慌忙擦拭,却发现被溅到的地方,颜色竟然变得异常鲜亮、牢固,用水也难以洗去!

        徐福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现象,反复试验,最终确定了一种利用海藻灰和生石灰反应生成的碱性溶液(氢氧化钾),对某些植物染料,尤其是靛蓝,有着极佳的固色效果。染出的蓝色,色泽纯正,不易褪色,远胜当时通用的媒染方法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将一小块用新法染出的、湛蓝如秋日天空的布帛,激动地呈送到李默面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总院令!此色……此色坚牢无比!属下称之为‘安西蓝’!”徐福声音都在颤抖。对于一个曾经的方士而言,这实实在在、看得见摸得着的“造化之功”,远比炼出一炉似是而非的“金丹”更让他激动。

        李默抚摸着那块蓝布,手感细腻,颜色均匀深邃。他心中亦是震动。这看似微小的“固色剂”发现,其意义或许不亚于风力提水机!它直接关系到纺织这个帝国最重要的手工业之一!若能推广,将极大提升布匹的质量和价值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!好一个‘安西蓝’!”李默赞道,“徐博士,立刻将此法详细记录,量化配比,优化流程。格物总院,当为此法申请‘工格专利’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工格专利?”徐福一愣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正是。”李默解释道,“凡于格物总院研制成功之新技术、新工艺,经审定确有价值,可由总院上报朝廷,授予其一定年限之专营之权,或向使用者收取一定费用,所得收益,部分归发明者,部分充盈总院,以资后续研究。如此,方可激励更多人投身格物创新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是李默早就想推行的制度,只是时机未到。如今借着“安西蓝”的东风,正好提出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