矛头直指李默,说他“以猜忌之心度忠良之腹”,“欲以刀笔吏钳制边关猛士”,甚至有人暗讽他“因自身出身匠户,故视天下文武皆为蠹吏”。

        面对汹涌的反对浪潮,李默站在朝堂之上,身形挺拔如松。他没有与众人争吵,只是等喧嚣稍平,才向御座上的始皇躬身一礼,声音清晰地陈述: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审计新规,非为猜忌,实为保全。边关将士浴血奋战,若因后方粮饷不济、军械劣质而败,岂不冤枉?新规旨在堵塞漏洞,使将士血汗,尽用于杀敌报国,使忠良之臣,不致为宵小所累,清白之身,可昭日月!”

        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那些反对最激烈的面孔,语气转冷:“至于干扰防务、自毁长城之说,更是无稽之谈!审计核查的是钱粮账目、军械库存,问的是物资去向、人员实数,与临阵指挥、战机决断何干?除非……有人心中有鬼,怕这阳光,照见了些不该有的东西!”

        最后一句,如同匕首,直刺要害。朝堂之上瞬间安静下来,不少人心虚地移开了目光。

        龙椅上,嬴政深邃的目光掠过下方众臣,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。他缓缓开口,声音不带丝毫感情:“边郡糜烂,非一日之寒。李默所奏,虽有争议,然其心可鉴。着御史大夫、丞相、太尉府,会同李默,详议审计新规细则,择一二边郡试行。若果有成效,再行推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没有立刻全面推行,但也没有否决。给了李默参与制定规则的机会,并允许试点。这已是始皇在权衡各方势力后,能给出的最大支持。

        李默知道,这第一回合,他算是勉强站稳了脚跟。接下来的细则制定,才是真正的较量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在朝堂为审计新规争论不休之时,格物总院再次传来了好消息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次,并非庞大的机械,而是源自最基础的“化学”科目。

        李默很早就在格物总院设立了“化学”一科,最初只是指导工匠们如何更高效地提纯硝石、硫磺,以及摸索一些简单的酸碱反应。他兑换的【基础化学实验方法与常见化合物制备】知识,被拆解成一个个小课题,交给博士和匠人们去摸索。

        负责“化学”科目的,是一位名叫徐福的方士。没错,就是历史上那个后来带着童男童女东渡的徐福。此时的徐福,尚未有后来那般大的名声,只是众多渴望得到朝廷认可的方士之一。他被李默“格物致知”的理念和总院提供的实验条件所吸引,投身其中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