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实上,这场决战,李靖在不在,也都是一个样。因为一则李密现已是穷途末路,只要汉军不出昏招,这场仗打赢的把握很大;二则既然是决战了,就战场上一战决胜负,不需要很多的谋略了。再又一个,李靖尽管去了河东,尚有屈突通、薛世雄在军中,他俩都是老将,均参加过征讨高句丽的大战,眼下这场决战,他俩足能胜任参谋之任。
薛世雄早就请战,这次其军仅次於薛万彻、郑智果两部先锋,既位列中军之前,又担负策应薛、郑之任。在薛、郑两部先行之后,薛军便即跟上。屈突通代表李善道,来与他送行。
两人相见道边,突通抚须笑道:“薛公,昔年你我同征高句丽,今又共讨李密,也算老来同功。”薛世雄应道:“李密反复无义,此次定要一战擒之,以安中原。”两人相视一笑。
且也无须赘述。
只说兵马出后,行两日,主力已入荥阳境。
而在同时,先锋的薛万彻、郑智果部,却是已开进到离东郡最近的酸枣城下。
与李密对峙已有一两个月,这期间,酸枣等地的虚实,李善道早就知晓。又侯友怀、郑元璹等通过自己在荥阳、酸枣等地的影响力,也已在城中安排下了内应,加上酸枣等地城中的精锐又都已被李密调走,遂两部兵马开到,当晚内应便在城中起事,放火为号。
薛万彻、郑智果见火起,即催军掩杀。
鼓声大震,郑智果亲率勇士先登,杀上城头。打开城门,两部兵马一拥而入。守将惊慌失措,没时间组织反抗,试图出逃,被薛万彻部骑兵截击,一刀斩之。到天亮,初三日,城中已定。
捷报呈与李善道,侯友怀赶到酸枣,开仓放粮,接手安抚士民之事。
薛万彻、郑智果两部略作休整,毫不耽搁,马不停蹄,就又杀向阳武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