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夫人知道温蕙去了陆家不会缺丫头使,但那都是陆家的人哪,怕是都为陆夫人掌握着。温蕙怎么都得有身契掌握在自己手里,能由她完全支配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温夫人便去拜托了贺千户的夫人。贺夫人也是有差不多年纪的女儿,怜她一片慈母心,把自家的一个丫头让给了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一年多前买的官奴婢。以前也是千金小姐,家里也是卷入了潞王案沦落了。年纪虽小,可过过好日子,读过书,这眼界不是乡下丫头能有的。又是个官奴,翻不出浪花,我原想着给莞莞准备的,没想到蕙娘这么早要出阁。莞莞我还要留她一留,多享两年福,倒不急,让给你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小丫头领出来,温夫人打眼一看,才十岁,白白净净,眉清目秀。谈吐气质,一看就知道出身是好的,全不是金针银线能比的。她还是京城人呢,问起京城,能说出许多让温夫人咋舌的新鲜事物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温夫人对贺夫人感激涕零,领回家来给温蕙:“以后,她跟着你去江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身契交给了温蕙:“她是个官奴婢,以前她爹的官职比你爹还大。你也不用发憷,总之现在她是奴婢了,你端起姑娘的款使唤就是了。她这年纪,先跟着银线,银线嫁了,她也正好可以顶事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温蕙听说小丫头以前也是官家小姐,虽不发憷,总觉得怜悯。问起来,知道是潞王案的牵连者,想起了霍家四郎,更是同情。

        问起名字,小丫头说:“贺夫人给起个名叫梨花,姑娘不喜欢可以另起一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温蕙说:“梨花挺好的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梨花低着头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名字俗透了,跟从前家里的粗使丫头差不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