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过奖,过奖。”
        短暂的交流,让张庸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。
        就是那些归侨青年,99%以上,都是有文化的。而且,学历都比较高。至少高中以上。
        他们在南洋,都是上过学的。上的都是外国人的学校。
        所以,在他们的身上,有比较大的割裂感。两种矛盾交织到一起。
        一方面,他们很积极,想要报效国家。
        一方面,对国府的现实认识不深。对战争的残酷认知不足。
        以为国府是很英明神武的……
        以为委员长都运筹帷幄,指挥若定的……
        以为他们捐献的钱财,真的是全部都投入到了抗战大业当中……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