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行!没问题!”刘培文随口答应着,心里却盘算起了小九九。

        经历了这一次的写作、改稿的全过程,他在创作方法上已经没有什麽大的障碍,而存於自己脑海中的後世经典内容,虽然自己也不是每每都记得清楚,但题材上却丰富得很。

        用後世的互联网黑话来说,这就是打通价值链路,实现JiNg准赋能,开创业绩蓝海!

        一句话总结:他已经可以捧起写作这个饭碗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下楼去财务室取出了沉甸甸的189块,刘培文心中都要乐开了花,专注写作的心在这一刻昇华成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        站在1981年这个时间点,城镇企业职工实行“八级制”,老工龄的工人,工资大概五六十块钱,像张德宁这样参加工作没几年的,一个月能有45块钱,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自己的第一笔稿费,就约等於普通人半年的收入,放到村里,那更可能是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。

        拿着钱回到招待所,看着眼前烟雾缭绕之中,依旧在伏案疾书的张国威,刘培文渐渐冷静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眼前的张国威才是如今作者中的大多数,写完一篇稿子出了彩,谁也不敢说下一篇就一定能发表。勤勤恳恳,笔耕不辍,偶尔才获得机会,大鸣大放终究是少数人,偶有灵光一闪才是大多数作者的状态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只发表过一篇内容的刘培文,也未必不是如此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