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奈之下,靳月灵只能借口祈福去远方的寺庙礼佛,实际上却是转道长安,另寻出路。

        那里离老家远,没人知道她的过往,或许能有新的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好在她在长安有一个可以投奔的兄弟,有几门靠谱的亲戚。

        长辈的书信一至,亲戚们立刻就帮着守寡的侄女寻摸起合适的人选来。

        靳家没指望借着这门婚事攀龙附凤,要求很简单,门当户对,家庭简单些,男方通情达理,将来能好好过日子就行。

        时下人并不避讳做媒,一来是撮合新人有成就感,二来也是因为这是积德行善、得人情的好事。

        长安的亲戚不知道靳月灵前夫家的那些旧事,在他们看来,靳月灵没有孩子,孝期也过了,除了年纪稍长些,其他方面和初婚的小娘子没什么区别,完全配得上好人家。

        旁人介绍对象时,看重的是对方的门第是否显赫、前程是否光明。

        靳月灵不一样,她最先问的是“对方脾气好不好”、“家里人是否好相处”……全是前一段婚姻带来的血泪教训,她不想重蹈覆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兜兜转转,经人介绍,她认识了柯乐山。

        柯家是书香门第,人丁简单,柯乐山本人温文尔雅,不讲究繁文缛节,正是她想要的安稳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见了几次面,彼此都有好感,婚事很快就定了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