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行人刚走到半山腰,树林里的景象,一下子就让众大夫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。

        厚厚的树荫下面,成片的药草长势喜人,柴胡、桔梗、黄芩,每一株都透着勃勃生机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场景落到大夫们眼里,瞬间勾起了他们刻入骨髓的“职业劣根性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一辈子都和草药打交道,见了这般品相的药草,手就忍不住发痒,恨不能立刻掏出锄头挖几株,翻出根系看看长势,闻闻那独有的药香。

        有几个性子急的,甚至下意识就往腰上摸,这才猛地想起来,今日是来参观而非采药,没带工具,心里那叫一个后悔,早知道就该把锄头带来啊!

        与大夫们的“手痒”不同,像丘端这种常年和草药、钱财打交道的药商,眼睛早就盯在这片草药能值多少钱上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偷偷弯下身子,手指轻轻在一棵柴胡的叶子上摸过去,想判断药材的年份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医药界,不成文的行规便是药材年份越长越值钱,年份足的药材,药性更醇厚,售价也能翻好几倍。

        众人心里都清楚,那些能救人性命的上好药材,为何多生长在地势险峻的丛山峻岭间?

        并非它们偏爱险地,而是那些山明水秀、交通便利之处的药草,等不到长成就被人采挖殆尽,唯有人迹罕至的深山,才能让药材安心生长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么一想,眼前这片规整的山林,简直就是一座藏在山间的宝库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