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不过是他计划的第一步,等婚后利用马尔霍特拉的资源和自己的先知先觉,在1991年印度经济自由化的浪潮里捞上一笔,才算真正崛起。
婚礼当天,巴塞尔镇比往日更早地苏醒了过来。
毗湿奴神庙内外人头攒动,洋溢着一种忙碌而喜庆的气氛。
之前受过恩惠的难民和镇上的居民们自发前来帮忙,男人们帮着加固彩棚、摆放桌椅,女人们则在厨房区域忙碌,准备着招待宾客的简单食物。
虽然简陋,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真诚的笑容,真心为拉维少爷的大日子出力。
拉维穿着崭新的白色托蒂,托蒂边缘绣着细密的梵文纹路,手腕上戴着家族传下来的铜镯子。
潘迪特亲自为他系上“圣线”——这是婆罗门男子结婚前的重要仪式,象征着“传承与责任”。
“记住,到了马尔霍特拉家,要保持婆罗门的体面。”潘迪特拍了拍他的肩膀,语气郑重。
拉维点点头,带着几个亲友,坐上了马尔霍特拉派来的黑色奥斯汀轿车。
按照印度习俗,新郎要去新娘家“接亲”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