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肖克妮和米拉都惊呆了,手里的笔和相机差点掉在地上。阿肖克妮好半天才找回声音,激动地说:“他竟然愿意做到这个地步!为了救这些劳工,连婆罗门最看重的婚姻纯洁都能放弃!”

        米拉的手指飞快地按着快门,镜头对准拉维坚定的侧脸:“这是我当记者以来见过最神圣的一幕!这不是简单的联姻,这是对种姓制度的挑战!这篇报道绝对能震动整个印度!”

        阿肖克妮连连点头:“我们必须帮他!把这件事宣扬到整个北方邦,那些想提升地位的吠舍富商肯定会动心——既能娶婆罗门女婿,又能落个‘善举’的名声,他们绝不会错过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大家别跪。”拉维弯腰扶起拉吉,语气平静却坚定,“我不是一时冲动。罗摩用一生阐明了婆罗门不是“高高在上”,婆罗门的责任应该是‘庇佑众生’。现在我庇佑大家的方式,就是放下虚名。而且我也想清楚了——那些只看重种姓虚名,见死不救的婆罗门家族,他们的‘认可’,我不稀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时,茶摊老板拉姆也挤了进来,他对着拉维合了个十:“拉维少爷,您的大义,我们都看在眼里。您放心,这事我们会帮您传出去——让大家都知道,夏尔马家的少爷,是为了救人才愿意打破规矩的!”

        其他乡邻也纷纷点头:“对!我们帮您说!”“肯定有富裕人家愿意帮忙的!”

        拉维看着眼前的场景,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一来,哪怕他和吠舍富商联姻,也不会有“主动求娶”的尴尬,反而成了“为救众生牺牲自我”的义举。而且把“联姻”和“救劳工”深度绑定,站在了“大义”的制高点上,再也没人能说他“贪图嫁妆”。更重要的是,这番操作博来的名望,以后在周围做生意绝对能一呼百应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米拉,都拍下来了吗?从他说联姻到大家的反应,一个镜头都不能漏!”阿肖克妮抓着米拉的胳膊,语气急促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都拍了!胶卷都用光了!”米拉兴奋地回答,“我们现在就回县城,连夜写稿排版,明天一早就把报纸发出去!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