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理优势:扜泥城地处西域中心,水草丰美(相对于周边),经过改造后城防坚固,且刚刚经历战火洗礼,掌控力强。将其定为国都,比偏居安西一隅的宣威城,更能彰显掌控西域、虎视东方的气魄。

        断绝幻想:彻底断绝内部某些人可能存在的、与咸阳妥协的幻想,坚定所有人抗争到底的决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吸引人才:一个崭新的帝国,比一个流亡的监国朝廷,对天下英才更具吸引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蒙恬站在舆图前,声如洪钟:“殿下!咸阳已污,胡亥窃据神器,赵高、李斯祸乱朝纲。旧秦已死!当立新朝,继始皇之志,开万世之基!以此西秦为根,练强兵,积粮草,待时机成熟,百万雄师东出函谷,扫荡群丑,重定乾坤!岂不痛快?!”

        他麾下的将领们也纷纷附和,群情激昂。这些百战余生的老卒,对咸阳的背叛充满愤慨,渴望在一个新的、强大的旗帜下,打回老家去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以李默为首的原安西系官员,以及部分较为谨慎的文臣,却对此持保留甚至反对态度。

        李默出列,他的反对并非出于权力考量(他依然是丞相兼格物总院令,权力稳固),而是基于更现实的判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殿下,蒙将军,诸位大人,”李默语气沉稳,“称帝建国,固然能提振士气,彰显正统。然,其弊亦不容忽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其一,树大招风。”李默目光扫过众人,“我等目前实力,虽稳固西域,然与坐拥天下富庶之地、可动员百万大军的咸阳相比,仍处绝对劣势。一旦公然称帝建国,便是宣告与咸阳不死不休,再无转圜余地。胡亥、赵高必倾尽全力来攻,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其二,根基未稳。”他继续道,“西域初定,人心未必完全归附,全赖兵威。安西本土(指原都护府核心区)生产尚未完全恢复,粮食、军械虽能自产,但规模远不足以支撑一场倾国东征。此时称帝,恐是好高骛远,徒耗心力于礼仪建制,反误了发展实事的时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其三,大义名分之困。”李默点出了最关键的一点,“殿下乃始皇长子,继承大统,名正言顺。若另立‘西秦’,虽与‘伪秦’区分,但也无形中承认了与‘旧秦’的割裂。天下思念旧秦、忠于始皇者甚众,若见殿下另立新朝,其心若何?是否会认为殿下放弃了光复整个大秦的志向,转而偏安西域?此乃自缚手脚,于争取帝国内部人心,恐有阻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