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卖玉米面你可有什么好法子?我估摸着村里收的加咱们自家种的,再加赵家庄那边的,能有个七八万斤,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的,粮油铺没卖过玉米面,前期销量也不知道好不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七八万斤,确实不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靠粮油铺子的话,前期销量得不到保证不说,利润还得被压榨一层。

        知夏想了想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边试吃边售卖,咱们可以用玉米面做一些玉米窝头,切小块给人试吃,就跟我之前卖藕粉一样,前期大家都不知道玉米面的味道,这个办法是最快捷的了,原本咱们将玉米面定的价格就不高,又实惠饱腹感又强,肯定能好卖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南镜国力虽还算不错,可农作物是靠天吃饭,每年赋税一交,老百姓们一年到头余不下多少,多数人连温饱都难解决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玉米面能推广出去,种植起来简单,产量又高,受气候的影响又比水稻小,想来能解决大多数百姓的温饱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赵玉珍点头,“那咱们放在哪里卖呢?小食铺外面摆个小桌子尚可,蒸笼和那么多面是堆不下的,新铺子那边好不好卖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新铺子可以。”知夏说,“咱们新铺子前面那么长一条廊,用来卖玉米面再合适不过了,到时候垒一个临时的小灶热窝头,后面的院子里还有几个空杂物房,就算没卖完,后院也能堆的下,再说码头现在人已经多起来了,传播会更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赵玉珍一想,也是这个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