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歌手翻唱的作品甚至有三四十首,也就是当年互联网不发达,放到现在包被人骂的。
虽说买了版权,但代表作大都是翻唱,这种事终归不怎么光彩。
不过比起现在很多直接抄袭或者先上车后补票的,提前买版权还说得过去。
余惟之所以选《后来》也简单,这首歌的旋律歌词没得说,在国内火起来相对容易,这是其他日语歌所不具备的条件。
他毕竟还是第一次拿日语歌出来,直接拿很难被大家所认可,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起拿。
双语歌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,等大家习惯,以后单拿日语歌大家也就能接受了。
要说两个版本谁更好他不好评价,但没有原版的《未来へ》也就不会有《后来》。
所以余惟决定一起拿出来,而且是在“日语歌”这个主题下拿出来。
因为在他看来,无论翻唱多优秀,原唱永远是爹,这时候拿出来刚刚好。
另一方面,《后来》这首歌与大学生适配度很高,歌词中“栀子花白花瓣”“十七岁仲夏”等具象意象,直接呼应大学生的遗憾与成长焦虑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