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人的答卷,或是有错漏后在旁边涂改,或是临时用括号补加段落,虽不影响,终究显得杂乱。
可程野的答卷,竟干净得像打印出来的一般,没有任何删改痕迹,连字迹都透着一股沉稳劲,笔锋起落间,看不到半分年轻人的毛躁。
他不由得端正了坐姿,扶了扶老花镜,开始仔细翻阅。
果然,前半部分就异常出彩,由简及深地陈述了选择大波镇的理由,条理清晰地罗列了此地的独特优势与明显劣势。
但这些并未让丁以山感到意外,即便看到程野精准点出水患隐患,他的神色也依旧平静。
能提出包干理论,还敢当面指出他考虑不周的年轻人,显然不能用“见习检查官”的标准来衡量。
甚至直到今天,丁以山也没完全摸透,程野的知识储备究竟深到何种程度,内城给的资料完全就是一坨狗屎。
“明白水患,却还是敢选在这里,要么是纸上谈兵,盲目自信惯了。”
“要么就是.”
他加快了翻阅速度,略过中间冗长的各项建设措施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