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2章长安,要变天了
杀一人救万人,到底救不救?
这是一个贯穿古今的伦理与权力困境的问题,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。
法家说杀,儒家说不杀。
孟子更是直言:行一不义,杀一不辜,而得天下,皆不为也。
这直接否定了为多数人牺牲无辜者的合法性。
在儒家看来,一旦开了这个头,权力的道德根基就崩塌了。
对于李承乾来说,无论回答杀或者不杀,其实都是对的,区别在于对得多与少的问题。
唯一错误的答案,实际上是犹豫不决,迟迟不回答,所以陈衍才会抓紧提醒李承乾。
“父皇,这个问题很尖锐,儿臣认为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,儿臣之所以选择杀,是因为儿臣身为太子,一切决定都得以大局为重,以国家稳定为重。”李承乾沉声道:
“即使儿臣心里清楚这样做是错的,可这个选择题对于儿臣来说从来都没得选,同样的,做出决定的那一刻,儿臣也会做好承受道德层面以及良心的谴责的准备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